财产安全
当前位置: 首页>>旧版>>安全教育>>财产安全>>正文
财产安全篇
2013-07-31 14:31  

财产安全篇

(一)防偷盗常识

1. 离开宿舍或教室,养成随手关灯、锁门、关窗的习惯,防窃贼趁虚而入。

2. 妥善保管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物品(信用卡、存折、手机等),存折、信用卡不轻易告诉他人密码,锁好贵重物品,以防顺手牵羊、趁虚而入者盗窃。

3. 不留宿外来人员,特殊情况须向宿管部门报告,经允许方可。以防引狼入室的危险。

4. 注意保管好个人钥匙,不要随意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,以防“不速之客”复制或伺机行窃;钥匙丢失,及时更换新锁。

5. 停放自行车要养成随手锁车的习惯,停放在公共场所的指定地点(车库、车棚)。

6. 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觉。

7. 在图书馆学习或阅读,现金、贵重物品,或寄存在物品寄存处,或交由可靠同学照管,最好是自己随身带好。

8. 外出尽量少带现金和贵重物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;人多处不翻点现金,随时注意自己的口袋或行李,以免扒手扒窃。

(二)防抢劫、抢夺常识

1. 不外露或向人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,不带过多现金,以防不测。

2. 不单独到行人稀少、阴暗、偏僻地方,避开无人之地,以免遭抢。

3. 外出结伴而行,若单身时不要显露过于胆怯的神情。

4. 到银行等机构存取较大数额钱款时,需要有人陪护,以防抢劫。

5. 遭遇抢劫如何办?

⑴ 保持镇定,克服恐惧心理,冷静应对。

⑵ 尽力反抗,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,切不可一味求饶。

⑶ 利用有利地形和有利武器与作案人僵持,使其无法脱身。

⑷ 无法抗衡时,看准时机向有人或有灯光处奔跑,并大声呼救。

⑸ 观察作案人的身体特征,并及时报案。

(三)防骗常识

1. 防止诈骗分子利用假名片、假身份证与人交往,以此骗取钱财、身份证、信用卡等。

2. 预防诈骗分子利用学生就业或勤工俭学或出国等心理而引诱上钩。

3. 学生需积累经验,防止诈骗分子上门推销“以次充好”的商品或提供免费的服务而趁机骗取钱财。

4. 提高自我的防范意识,不贪图便宜、谋取私利;不能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,发现可疑人物要及时报告,大胆揭发。

5. 交友谨慎,要善于察言观色,不要轻易“掏心窝子”,更不能言听计从,任其利用摆布。

6. 同学间相互沟通、相互帮助,在交流中避免自己上当受骗。

7. 他人有求于你时,不要轻率行事。要预防骗子利用学生的同情心理行骗,如假称出门被扒,无钱回家;借用手机打电话;借用帐号汇款等。首先了解干什么事,对象是谁,避免受骗。

8. 大学毕业生要通过正确的方式,正确的渠道选择就业;不轻易相信高薪的公司或企业,遇有疑问可多方了解。

9. 预防网络诈骗或短信诈骗。

10. 遭遇诈骗,立即向学校管理部门、保卫处、地方公安,并保留证据,提供线索,协助调查。

关闭窗口